
抑鬱症是甚麼?
抑鬱症(Depression),又稱重性抑鬱障礙,是一種嚴重且普遍的心理健康問題。它不僅影響情緒,還會影響個人的思維、行為以及整體的身體健康。抑鬱症的特徵是持續性低落的情緒,對生活失去興趣或快樂,並可能導致各種身心健康問題。
成因
抑鬱症的成因是多方面的,包括遺傳、生物化學、環境和心理等因素。
遺傳因素: 抑鬱症在家庭中有一定的遺傳傾向。如果家族中有成員患有抑鬱症,其他成員罹患該疾病的風險會增加 。
生物化學因素: 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(如血清素、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)的失衡被認為是抑鬱症的重要成因。此外,大腦某些區域(如海馬體、杏仁核)的結構和功能異常也與抑鬱症有關 。
環境因素: 生活中的壓力事件(如失業、離婚、親人去世)可能誘發或加重抑鬱症。此外,長期的慢性壓力(如經濟困難、工作壓力)也可能增加抑鬱症的風險 。
心理因素: 個人的性格特質,如過度敏感、低自尊、完美主義等,會增加抑鬱症的風險。童年時期的創傷經歷(如虐待、忽視)也是抑鬱症的重要風險因素 。
症狀
抑鬱症的症狀包括情緒、身體和行為等方面,通常持續兩週或更長時間。
情緒症狀:
持續性低落情緒
對以前感興趣的活動失去興趣
感到絕望、無助
易怒或煩躁
身體症狀:
睡眠問題(失眠或過度睡眠)
食慾改變(體重顯著增加或減少)
疲勞或缺乏精力
身體疼痛或不適
行為症狀:
專注困難或記憶力下降
決策困難
迴避社交活動
有自殺或自殘的念頭或行為 。
治療方法
治療抑鬱症的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、心理治療和自我管理策略。
藥物治療:
抗抑鬱藥: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(SSRIs)、血清素-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(SNRIs)和三環抗抑鬱藥(TCAs)常用於治療抑鬱症,能有效改善情緒和提升生活質量 。
心理治療:
認知行為療法(CBT):CBT通過改變負面的思維模式和行為來減輕抑鬱症狀,是一種有效的心理治療方法。
人際心理治療(IPT):IPT通過改善人際關係來減輕抑鬱症狀,對於因人際問題引發的抑鬱症尤為有效 。
自我管理策略:
規律運動:有助於釋放腦內啡,減少壓力和焦慮。
健康飲食:保持均衡的飲食,避免過量咖啡因和酒精。
放鬆技術:如深呼吸、冥想和瑜伽,能幫助放鬆心情,減少焦慮感。
建立支持系統:與家人和朋友分享感受,尋求支持,參加互助團體 。
抑鬱症是一種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,但通過適當的治療和自我管理,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減少症狀。如果您或身邊的人正在經歷抑鬱症狀,建議尋求專業醫療幫助,及早干預以提升生活質量。
如需進一步的情緒支援,請點擊下方連結,立即與我們的專業情緒輔導員預約一對一的諮詢
コメント